长江三峡胎曲葬死者状如胎儿谜团难解

生活常识 2025-04-11 11:55www.caominkang.com生活知识

昨日,市文化遗产宣传月系列讲座《三峡考古》在市文物考古所举行,吸引了百余名文化遗产爱好者到场聆听。讲座中,市考古所所长邹厚曦研究员分享了关于长江三峡、史前艺术品以及神秘“胎曲葬”等一连串有趣的秘密。

邹厚曦透露,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教授袁道先领衔的研究团队经过四年的艰苦研究,成功揭示了长江三峡大约形成于200万年前。这一重大发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古老的画面:200万年前,三峡地区并不像今天这样峡高谷深,而是相对平缓,河道尚未完全贯通,更适合古人类的活动。

接着,邹厚曦展示了两根长达2.06米的古剑齿象牙化石照片。这两根化石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黄万波带领考古队在奉节天坑地缝旁云雾乡兴隆洞古人类遗址发现的。化石上的史前人类刻痕极有可能是人类最早制作的艺术品,这一发现有望为人类确认首件艺术品。

邹厚曦还介绍了神秘莫测的“胎曲葬”。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大溪文化遗址中,考古专家发现了大量的“胎曲葬”墓葬方式。这些墓葬中的死者呈俯身式曲肢状,仿佛母体中的胎儿。尽管考古专家对此现象进行了多种猜测,但“胎曲葬”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团。从新石器时代发源并延续到先秦时期的这种习俗,仍是我们尚未解开的谜题。

整场讲座内容生动丰富,既有对长江三峡历史的深入挖掘,又有对史前艺术品的探寻,还有对神秘习俗的解读。邹厚曦研究员的讲述引人入胜,使在场的文化遗产爱好者们听得如痴如醉。

上一篇:鲍毓明履历如何 从业经历引人注目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caominkang.com 曹敏电脑维修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