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沉开天气变革对于话!
中美天气变革协作释放主动信号
中新社北京报道,4月15日至17日,中国天气变革工作特使解振华与美国领袖天气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上海进行了深入谈判。这次对话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天气变革方面的协作渠道已经重新开启,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对话渠道重新开启
双方共同声明,中美两国致力于共同应对天气紧急,按照其严重性、紧迫性进行应对。未来,中美两国将继续携手与其他国家共同加强巴黎协议的执行力。中国在2020年宣布,将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性。这显示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为实现全球最高碳排减幅度而努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表示,此次共同声明强调中美两国将继续加强合作,并不仅仅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而是要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此次对话标志着中美两国之间长达五年的协作阻碍已经消除,对于即将到来的气候领导人峰会释放了积极的信号。美国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建宇也表示,这次共同声明的发布标志着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重新开启。
重塑能源发展目标
声明中,中美两国表示将在共同国家气候协议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及之后,继续规划21世纪20年代的减排行动。这包括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开展国际航空和航海排放合作等。周宏春表示,这些实际行动反映了中美两国正在进行的能源转型,即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的转型。
加大温室气体减排力度
除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外,中美两国还加大了温室气体减排的力度。“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大对甲烷、氢氟碳化物等温室气体的控制力度。氢氟碳化物被称为“超级温室气体”,其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更强。此次共同声明指出,双方将实施蒙特利尔协议书籍中的基加利修正案,逐步减少氢氟碳化物的消费和排放。周宏春表示,减少氢氟碳化物的排放对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中国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张建宇也提出,尽快控制甲烷等强效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大大减缓全球升温速度,希望美国也能将甲烷减排纳入其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共同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之路正在变得清晰可见。此次中美气候变化的对话与协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强大的领导力和动力期待未来双方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挑战取得更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