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知识100条
深探养生之道:作息、饮食、运动与情绪全攻略
一、作息与睡眠
想要身体好,作息规律不能少。晚上21:00至次日3:00,是最佳的睡眠时段。顺应“冬季主藏”的自然规律,让气血得以充分恢复。午睡15-30分钟,可预防冠心病,让下午精力更充沛。起床后不宜立即叠被子,让湿气散去。睡前保持卧室通风或留缝,以助于安稳入睡。
二、饮食调养
吃得好,身体自然好。根据体质差异选择合适的饮食,如阴虚体质宜食绿豆、冬瓜,阳虚体质则宜食葱、姜、蒜。高胆固醇者少吃鱿鱼,高血压患者则可食用海蜇皮。也要注意饮食禁忌与搭配,如胖大海、苦丁茶不宜长期饮用,豆浆避免与红糖、鸡蛋同饮等。绿茶、五谷杂粮、土豆等食材也具有养生功效。
三、运动与经络
运动是养生的关键。推荐八段锦、经络健身操等运动,可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运动后喝牛奶补充营养。晨练前要先进食,避免低血糖。常揉眼周、手指等部位,促进局部循环。
四、情志与心性
情绪影响健康,心静则身净。情志相胜法,通过调节喜、怒、忧等情绪来平衡身心。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心神安定则气血顺畅。避免长期焦虑、多思,可通过闭目养神来调节。
五、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关乎健康。卧室每日日照3小时以上,破损瓷砖辐射较强需及时更换。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龈出血时立即更换。晒被子时勿拍打,避免纤维断裂。不用塑料袋保存果蔬,骨折初期忌喝骨头汤以免加重肿胀。
六、气血与经络
气血充足、经络畅通是养生的关键。优质睡眠、适度饮食及节支(减少损耗)是气血调养的关键。适当运动助气血运行,但过量反而耗气。清净心是保持经络通畅的关键,七情六欲过甚易阻滞气血。
七、季节养生
季节养生也很重要。秋季要润燥,多喝水,食用雪梨、枇杷、南北杏润肺。冬季需保暖,腰腹至足部是保暖重点,头部可稍凉。
附:药物与治疗
煎药忌用沸水,服药时勿加糖。外用药禁忌中,95%浓度酒精不宜直接消毒皮肤。
养生涵盖饮食、作息、运动、情绪等多个维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深入养生之道,让身体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