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日记500字
晨光熹微,窗外麻雀的叽喳声如清脆的乐章,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熟悉的音符似乎在召唤着什么,于是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循着香气的指引,步入了厨房。
厨房中,一股浓郁的粽子香气扑鼻而来。原来是奶奶正在忙碌着准备端午的粽子。翠绿的粽叶在她手中翻飞,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米粒如珍珠般滚落进粽叶包裹的小漏斗中,中间卧着块油亮的五花肉,仿佛一幅美食的画作。
“小馋猫,终于醒了?”奶奶笑着往我嘴里塞了颗蜜枣,并邀请我一起参与包粽子的传统手艺。我模仿着她的动作,试图将粽叶卷成斗状,然而糯米总是调皮地从叶缝里溜出来。奶奶耐心地指导我,粗糙的手指覆上我的手背,带着我把叶角折出利落的棱线。系上红绳的那一刻,粽子的清香已经染透了整个厨房,飘散的香气勾勒出了家的温馨画面。
正午时分,河岸早已热闹非凡。龙舟鼓点咚咚作响,心跳似乎也随之加速。桡手们古铜色的臂膀在阳光下泛着光,展现出别样的力量美。突然有人指着对岸惊呼,只见几个白胡子老爷爷踩着高跷在舞草龙,金黄的麦草扎成的龙身翻卷着,仿佛即将腾空而起。鼓声更加急促,龙舟划开碧波,岸边的呐喊声几乎要把柳絮都震落,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欢乐而热烈的画卷。
傍晚时分,我和爸爸在门楣上插上艾草,风过时细长的叶片沙沙作响,散发出清苦的香气。妈妈掰开彩线缠绕的五毒饼,枣泥的甜味与艾草的香气在舌尖上交融。电视机里重播着龙舟赛,而奶奶则陷入了回忆:“以前划船的都是打渔的叔伯,现在成了年轻人比力气的时候。”她摩挲着粽叶上的纹路,那些深深浅浅的脉络里,或许就藏着时光的印记和家族的故事。
当星星缀满夜空时,阳台上晾着的五彩绳仍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厨房飘来的粽子香气与艾草的气息混合,在夏夜的帷幕上缓缓散开,化作一团团温柔的墨色。这个端午,传统不再只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是奶奶掌心的温度、是龙舟溅起的水花、是缠绕在手腕上不会褪色的丝线,是心中永远温馨的回忆和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