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机票18万一张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特殊时期,国际航班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供需失衡导致回国机票价格飙升,一度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话题。以下是关于这一现象的深入剖析及相关后续进展。
一、事件背景
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3月,随着海外疫情的暴发,民航局实施了严格的“五个一”政策,导致回国航班大幅减少。在这一背景下,经济舱机票价格被黄牛等不法分子利用供需矛盾,层层加价。原本只需0.8-1万元的机票价格,经过多次转手,实际成交价涨至2-4万元,部分直飞航班甚至被炒至离谱的18万元天价。
二、监管与整治措施
面对这一乱象,民航局迅速采取行动,于2020年4月要求国际机票全部采取航空公司直销模式,并明令禁止中间环节倒票、炒票行为。部分无良代理商仍暗中违规操作,从中牟利。上海、北京等地的公安机关也成立专案组,以“诈骗”和“非法经营”为案由,对高价票事件进行立案调查。由于部分旅客对法律认知不足,误以为高价机票是市场行为而未主动维权,导致维权成功率仅约10%。
三、法律定性与社会影响
高价炒票行为被法律界认定为虚构事实牟取暴利,符合《刑法》中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一旦定罪,涉案人员将面临最高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及罚款。法律界也呼吁受损旅客保留购票凭证,向警方报案,争取自身权益。已有案例显示,在压力下,部分代理人会对主动索赔的旅客退返差价。
四、后续进展
截至2025年1月,该案仍在深入调查中。司法机关正追溯涉事代理商及黄牛的非法获利链条,以彻底铲除这一非法牟利现象。此事件也推动了民航部门的反思与改革,促使他们进一步完善机票销售透明度与应急管理机制,以保障旅客的合法权益。
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疫情下国际航班市场的混乱现象,也反映了公众对于法律维权的认知仍需提高。希望通过这一事件的曝光与处理,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与反思,促使社会更加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