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控股-中科院29%股权转让合法
关于联想控股转让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29%股权的合法性争议,各方热议纷纷。针对此事,我们结合公开信息对此进行深入梳理和解读。
一、股权转让流程详解
我们关注此次股权转让的程序合规性。据了解,此次交易发生在2009年,当时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遵循国有资产交易规定,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联想控股的股权。这一过程中,交易双方严格履行了审计、资产评估及备案等法定程序,每一步都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确保了交易的透明和公正。
在交易定价方面,专业机构对联想控股的资产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联想控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77.2亿元,评估值为92.6亿元。最终,股权交易价格以评估溢价后的95亿元权益为基础确定,联想控股29%的股权对应交易金额为27.55亿元。这一价格也得到了双方的认可。
二、监管与审计的严格把关
我们来看监管和审计对此次交易的确认。联想控股声明,此次交易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历次中央巡视和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均未对此提出异议,说明此次交易在监管层面也得到了认可。中国泛海控股集团作为唯一符合条件的受让方,于2009年9月顺利完成股权受让,成为联想控股第三大股东,这也进一步证明了交易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三、争议背后的真相
在交易完成后,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的质疑声不绝于耳。针对这些质疑,联想控股多次通过声明强调交易的合法性,并援引监管审查结果作为佐证。部分舆论认为,判断交易的合法性不仅要考虑程序合规性,还需要结合交易的实质(如资产评估方法、受让方筛选条件等)进行综合判断。这一观点并未得到官方调查的支持。
此次联想控股转让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29%股权的交易在程序层面完全符合国有资产管理规定,且已经通过多轮监管审查。关于交易实质的争议目前还没有权威结论。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信息披露,以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次交易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