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木里突发泥石流
近年泥石流灾害频发,木里县多次成功应对的案例
一、近年典型泥石流事件回顾
近年来,木里县在雨季时期遭受了多次泥石流的侵袭。以下是近几年的几个典型案例:
1. 2020年6月9日,项脚村阿牛窝子组发生了泥石流。短时暴雨叠加森林火灾后的次生隐患是这次灾害的主要原因。幸运的是,监测员通过微信群及时发布预警,仅仅15分钟内就成功组织了78户386人的撤离,避免了2户11人的伤亡。最终,仅有2户房屋受到损毁。
2. 2021年7月5日,项脚沟流域的群发泥石流给当地带来了严重影响。这次事件得益于专业监测设备的及时警报,当地在30分钟内成功转移了251户1042人,避免了人员伤亡。仍有186间房屋受损和173头牲畜死亡,交通和通信也一度中断。
二、成功的防灾机制与成效分析
面对多次的泥石流灾害,木里县建立起了一套有效的防灾机制:
1. 预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利用微信群和专业监测设备实时传递预警信息,确保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灾害的快速应对。建立了“三查”机制和“三个紧急撤离”政策,为灾害应对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 次生灾害的防范:在森林火灾后全面排查新增隐患点,确保灾害发生前的预防工作。例如,在2020年木里火灾后,新增的29处隐患点被纳入预案管理,有效降低了灾害发生的风险。
3. 基层响应能力的提升:专职监测员与民兵的协同组织撤离,以及常态化的应急演练,提升了群众的避险意识和基层的响应能力。在多次泥石流灾害中,群众能够按照演练路线安全转移,显示了防灾体系的有效性。
木里县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与雨季及森林火灾后的地质脆弱性密切相关。通过不断完善预警系统、加强基层监测和落实紧急撤离政策等措施的有效实施,当地实现了多次成功避险。截至2024年7月,相关案例中累计避免伤亡超过200人,充分展示了防灾体系的实效性。在面临自然灾害的挑战时,有效的防灾机制和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是减轻灾害损失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