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村考出12位专士28位硕士(上杭县湖洋镇古楼

互联网 2025-05-14 01:57www.caominkang.com电脑维修知识

古楼村——这个位于上杭县湖洋镇的小山村,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知识的海洋里孕育出了众多专士和硕士。在过去的三十三年里,这里孕育出了十二位专士和二十八位硕士,成为了知识的摇篮。

这个美丽的小山村距离湖洋集镇约五公里,距离上杭县城也不远。尽管地处偏僻,但村民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民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每家每户都高度重视教育。从恢复高考后走出首位大学生林森春、首位专士梁瑞凤开始,古楼村便走上了知识育人的道路,一发而不可收拾。

据梁瑞凤回忆,他在1987年获得了中科院硕士学位后,又进一步获得了专士学位。而林森春也在同年获得了杭州大学的硕士学位,并留学美国,最终获得新泽西州立大学的专士学位。古楼村的教育成果令人瞩目。

村支书梁瑞富自豪地说:“自1987年以来,33年间,我们村共培养了12位专士、28位硕士。仅灯下自然村就有十位专士、二十位硕士。目前,还有两人在攻读专士学位。”

如今,古楼村已经成为了一个教育典范。中科大的专士梁文渊是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的骨干,他是古楼新时期专士的杰出代表。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背后是家庭的支持和氛围的熏陶。

梁文渊的父亲梁桂新告诉记者,文渊从小就热爱学习,家里人也一直鼓励他。农闲时,他们一起读书,谈论学习的意义。一次周末,为了买书,梁桂新骑自行车载儿子去县城的新华书店,因为钱不够,他们只能回家。第二天,文渊坚持再去书店买书。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在古楼村中并不罕见。

除了家庭的重视和支持外,古楼村还营造了浓厚的学风、教风氛围。学校设有奖教奖学机制,每年会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来奖励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基金会还会发放奖学金,赞美杰出的学子。他们还把专士、硕士及大学生的名字刻在宗祠墙上,展示他们的成就和报告书籍复印件,以此激励后来的学子。

古楼村的优秀教育成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随着古楼区位优势的突显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孩子被送到城里读书。但古楼村的优良传统——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仍然是他们奔向高等知识殿堂的不竭动力。在梁文斌看来,这个小小的山村所孕育出的知识和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记者莫志强施薇通讯员胡碧田李新元)

Copyright © 2016-2025 www.caominkang.com 曹敏电脑维修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