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将太子之位传给朱高炽是因为什么?有什么
永乐二十二年,一场风云变幻的皇位继承战即将拉开帷幕。今天,奇秘网小编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一起一下朱高炽如何顺利登基的奥秘。
说起朱棣,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谈及他的继承人朱高炽,却少有人了解。朱高炽,中年登基,仅在位十个月便突然驾崩。给人的印象除了肥胖便是迟钝,而他的弟弟朱高煦则高大勇猛,屡立战功,因此朱棣选择朱高炽作为继承人,令人颇感疑惑。
但笔者看来,朱棣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是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的。
自王朝建立以来,嫡长子继承制一直贯穿始终。随着君主专制的加强,君王的个人喜好在继承选择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也就是说,喜欢哪个儿子,哪个儿子就有可能继承大统。在实际操作中,皇帝在初立太子时,通常会优先考虑嫡长子继承制。就如那位皇帝,尽管可能更喜欢次子,却始终未废太子。嫡长子继承制是主流思想,强调“国家建储,礼以长嫡”。明朝实行八股文考试制度,程朱理学成为治国根本。在这样的背景下,立储君是皇帝治国的重要环节,不仅仅是个人喜好的问题,更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朱棣作为一个集权主义者,虽然更喜欢次子朱高煦,但在选择继承人时也必须考虑大局。
朱高煦居功自傲、恃宠而骄。由于性格最像朱棣且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不少战功,朱高煦特别受朱棣疼爱。他却因自我膨胀而四处拉拢大臣、结党营私、私养武士,在朝中形成一股与太子对抗的力量。他的飞扬跋扈行为不仅质疑了朱棣的选择,还把自己比作李世民,丝毫不把太子放在眼中。这样的行为无疑加深了朱棣的猜疑。
朱高炽的表现极为出色。他虽肥胖,但为人处事一点也不愚笨。早在朱棣起兵之时,朱高炽就表现出其治国才能。他仅在北平守城时就有以少胜多的战绩。被立为太子后,每次朱棣出征,他都监国有功,赢得了大部分朝臣的认可与尊重。朱高炽还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生下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他的妻子深受朱棣喜爱,甚至亲自为朱棣做御膳得到夸赞。她的儿子朱瞻基更是备受朱棣宠爱和期待。这些都为朱高炽日后登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高炽能当上皇帝并非偶然。他虽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但凭借自己的智慧、才干以及家人的支持成功登上了皇位。他的成功离不开弟弟的作茧自缚和妻儿的推波助澜但更多还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正所谓隐忍就是智慧的象征朱高炽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