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创造了宣王中兴,为何后来将西周推向灭
当王权重归,周宣王继承王位后,他开始着手消除厉王时期的暴政影响,以缓和国内外的紧张局势。他明智地任用了一批贤臣,如召穆公、周定公和尹吉甫等,共同整顿朝政,使一度衰落的王室得以短暂复兴。这一时期,王室的威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诸侯也纷纷重新向周王朝朝贡,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的光辉时刻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再次走下坡路。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可以从周王朝中晚期所面临的内外忧患中寻找答案。
西周中期以后,周王朝面临着来自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的侵扰,如玁狁等。宣王继位后,为了重新稳固周王朝的统治地位,特别是关中平原的核心统治区,对外发起了多次战争。其中,对秦部族的进攻可能是对玁狁侧面进攻的一部分。
尽管宣王前期革除了厉王的暴政,实现了短暂的中兴,但这更像是一种回光返照,而非力挽狂澜的大的革新。宣王的中兴,更多是因为厉王已经把西周王朝搞得声名狼藉,而宣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这种局面。这种中兴的时间并不长。到了宣王后期,战乱频繁,周王室不得不四处应对,并非因为宣王本人的英明神武能够扭转乾坤。
周宣王二十三年的殷见大典后,因为“不藉于千亩”改革的后遗症,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在这一改革前后,底层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他们而言,改革更像是一种短期的兴奋剂,药效过后,他们反而陷入了更为残酷的贫困陷阱。
周宣王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他吸取父亲周厉王的教训,努力模仿先祖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式。他曾在召公家长达十四年的成长经历,要求他必须严格遵循一定的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他造成了心理障碍。登基后,随着羽翼逐渐丰满,他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重。当老一辈的召公去世后,他不再需要为任何人做样子,本性逐渐暴露出来,做事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性子来。周宣王前半生和后半生的表现截然相反,这也是西周由中兴再次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除了外在因素外,心理素质同样至关重要。无论是天子还是百姓,都应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成长。
周宣王的中兴虽然短暂,但却是西周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周王室在面临内外忧患时所做的努力以及人性的复杂面貌。这一历史时期的种种事件和人物表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和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