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合肥
一、科技合作的交流
梅德韦杰夫于2013年深秋造访了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此行为不仅是一次科技领域的参观考察,更是中俄“国际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进展的一次重要展示。研究所引进的俄罗斯T-7超导托卡马克技术,已经成功构建了全球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这一成果得到了梅德韦杰夫的高度赞誉。他对安徽的科技实力有着深厚的信心,明确表示俄罗斯愿意与安徽在科技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并进一步挖掘莫斯科索科尔科夫科技中心与安徽的合作潜力。
二、中国科技大学的活动盛况
在中国科技大学,梅德韦杰夫不仅发表了一场充满激情的演讲,还参与了与师生的互动。他赞扬该校55年来在科研领域的杰出贡献,特别提到科大少年班是“人才发现的创新模式”。他还诚邀科大参与俄罗斯的科技创新论坛,并提议双方共同举办学术活动,深化学术交流。在演讲中,他分享了自己拍摄的俄罗斯风景照片,甚至讲述了因莫斯科的交通拥堵而选择乘直升机上班的趣事,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由于他曾担任圣彼得堡大学教职,梅德韦杰夫被中国科大授予荣誉教授称号。他强调,中俄两国在教育领域应进一步加强合作,鼓励双方互派留学生。
三、人文体验与外交互动
在合肥的包公园,梅德韦杰夫体验了安徽的绿茶文化,并对包公祠的廉政文化以及合肥的环境表达了由衷的赞赏。他还拍摄了包河风光,并通过直播向俄罗斯观众展示了合肥的美景。在多个场合,梅德韦杰夫都提到了中俄之间的深厚友谊,特别提到两国在黑龙江流域联合抗击洪灾的经历,强调友谊是建立在互相支持的基础之上的。
四、访问背景与深远意义
梅德韦杰夫的合肥之行并非偶然,这是2013年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后的行程延伸,旨在深化地方合作。此行涵盖了科技、教育、人文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中俄全方位合作的态势,并为后续的双边互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访问不仅加强了中俄之间的科技合作,还深化了两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关系,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打开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