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与瓦斯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的一种严峻动力现象。当煤层内部的压力与瓦斯压力共同作用时,破碎的煤与瓦斯会像一股巨大的力量瞬间喷向采掘空间,带来极强的破坏性和突发性。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来深入了解其特点、预兆、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并以此为线索,展现相关的典型事故案例。
一、主要特点:
煤与瓦斯突出表现出强大的动力破坏性。在突出过程中,矿井内的支架会变形,矿车会被移位,巷道设施会受到严重损毁。抛出的煤呈现出分选特性,堆积角度小于自然安息角,煤体破碎程度极高,含有大量的煤粉。更为严重的是,突出事件发生后,瓦斯浓度会急剧增加,可能导致风流逆转,涌出的瓦斯量远远超出正常煤层的含量。而在形态上,突出的孔洞呈现出独特的梨形或倒瓶形。
二、预兆类型:
煤与瓦斯突出之前,往往会有一些预兆。有声预兆包括来自煤层深处的类似闷雷的声音和“煤炮”声,以及支架受压变形时产生的嘎吱声或断裂声。无声预兆则表现为煤层结构的变化,如层理紊乱、煤质变软变脆、煤尘增大等。瓦斯也会表现出异常,如涌出量忽大忽小,或出现喷孔、顶钻等钻孔异常现象。
三、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
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构造、瓦斯压力和含量以及开采方式等因素。在防治措施上,区域防突技术是首要手段,通过优先开采保护层、实施瓦斯预抽来降低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通风系统的升级也是关键,采用大功率通风机、延长通风距离,确保瓦斯的稀释能力。通过瓦斯地质普查和实时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潜在风险的识别与预警。
四、典型事故案例: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带来的后果往往十分惨重。例如,河南平煤十二矿、云南镇雄煤矿和山西温家庄矿等事故,均因煤与瓦斯突出引发人员伤亡。这些事故的背后,往往存在防突措施不到位、预兆监测不足、隐患排查不力等问题。
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需要结合地质条件、技术措施和管理规范,通过多维度的手段降低灾害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