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喀什条约对我国生效
《马拉喀什条约》对中国正式生效,中国成为该条约的第85个缔约国。这一条约,全称为《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是版权领域唯一的人权条约,致力于确保阅读障碍者平等获取文化和教育的权利。
核心内容与深远意义:
一、消除版权障碍
此条约的核心在于要求各缔约方在版权法中设立限制与例外条款,允许制作并发行无障碍格式的作品,如盲文书籍、有声读物等,供阅读障碍者使用。这不仅为视力残疾人提供了获取知识的途径,也为他们在文化、教育领域的权益保障铺平了道路。
二、惠及广大人群
中国有约1732万视力残疾人,该条约的生效将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受教育机会,并刺激无障碍教材等文化资源的开发。这一重大举措无疑是对这些人权益的极大尊重与保障。
三、国际影响
该条约的生效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优秀作品在海外传播,还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版权领域的话语权,展现了我们保障人权的国际形象。中国作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权保障的国际责任。
中国加入进程回顾:
中国于2013年6月28日首批签署该条约,历经8年的努力,于2021年10月23日获得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2022年2月5日,我们正式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交存批准书。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著作权法》在2020年修订时,已经将“合理使用”范围扩展至“以无障碍方式向阅读障碍者提供作品”,与条约的核心内容紧密相连。
生效后实施展望:
随着条约的生效,公共文化机构将加大无障碍格式作品的制作与传播,缓解阅读障碍者长期面临的“书荒”问题。这包括但不限于提供电子书、有声资源等多元化服务。不仅如此,海外华人阅读障碍者也能更便捷地获取国内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一跨越将使他们感受到家乡的温暖与文化的传承。
《马拉喀什条约》的生效不仅为中国视力残疾人带来了福音,也是中国在版权领域人权保障方面的重要里程碑,展示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