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写的诗
白居易,这位名震唐代的现实主义诗人,用他的笔墨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他的诗歌题材广泛,语言平易通俗,因此被后人尊称为“诗魔”“诗王”。让我们一同领略他的经典诗作及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一、代表诗作盘点
1. 《长恨歌》——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背景,融合了历史与传说。诗歌语言细腻哀婉,其中的名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被誉为千古绝唱。
2. 《琵琶行》——借琵琶女身世抒发自身贬谪之悲。其中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流传千年,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与无奈。
3. 《赋得古原草送别》——少年应试之作,其中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野草象征生命的顽强。
4. 《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早春景色的名篇,其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展现了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5. 《问刘十九》——二十字短诗勾勒出一个冬夜邀友共饮的温馨场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尽显生活的意趣与温暖。
6. 《卖炭翁》——揭露“宫市”剥削百姓的黑暗现实。这首诗语言直白却深刻,体现了新乐府运动的批判精神。
7. 《暮江吟》——写景名篇,其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呈现秋日的美景。
8. 《忆江南》——展现江南风物的名篇,其中的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语言清新明快。
二、创作特点介绍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涵盖讽喻、闲适、感伤、杂律等类型。他的语言风格追求通俗平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使诗歌更贴近民众。他在艺术上的成就与元稹共倡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后世评价及影响
白居易的诗作流传极广,《白氏长庆集》收录的诗文三千余首,多篇入选语文教材。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精神与通俗美学为特色,成为唐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理念和诗歌风格,为后世的诗人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白居易的诗歌魅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