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真题
《百喻经》寓言解读及政治经济哲学考察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一题
《百喻经》中的愚人加盐故事,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把握适度原则。题干指出,因为加盐过量导致食物变苦,这反映了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有一个最佳的“度”,超过这个度,事物就会走向反面。正确答案是B. 掌握适度原则。
第二题
关于“自由”的两种观点,前者承认规律与自由的辩证关系,属于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后者将自由等同于“随心所欲”,这种理解忽视了自由的客观约束条件,更偏向于唯意志论。正确答案是D,主观唯心主义。
第三题
关于资本家投资的问题,剩余价值率计算公式为:剩余价值率 = 剩余价值 / 可变资本。假设利润为20万,那么剩余价值率 = 20万 / 10万 = 200%。正确答案是A. 200%。
二、多项选择题
第十七题
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反映了微观世界中的丰富性和。这一观察表明事物的属性多样(A项),工具(如显微镜)深化了我们的认知(C项),并且从微观的个别现象可以窥见宏观世界的全貌(D项)。正确答案是ACD。B项关于本质随认识变化的观点是错误的,本质是稳定的。
第十八题
体现时间一维性的诗句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性和单向性。其中,“物换星移几度秋”(A项)、“莫待无花空折枝”(B项)和“白首方悔读书迟”(D项)都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不可逆性。正确答案是ABD。C项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未体现时间的一维性。
三、分析题示例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在于群众消费能力的限制与生产力无限扩张之间的矛盾。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积累导致贫富分化,限制了消费能力,从而引发生产过剩危机。备考建议方面,应注重结合时政与哲学原理,特别是经济类计算题的公式掌握。
学习政治经济哲学不仅要理解理论本身,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还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