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口车祸无人救治
2020年10月7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北湖医院门前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这起事件因为医院的反应而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让我们深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各方的观点。
一、事件回顾
在那一天,一场不幸的交通事故在距离北湖医院正门约50米的地方发生,伤者为一名摩托车驾驶员。涉事的司机董先生和他的家人三次冲进医院寻求帮助,值班医生、护士以及保安似乎并没有及时伸出援手。最终,伤者被120急救车送往距离14公里外的总院,整个过程耗时近40分钟。
二、现场回应与医院立场
值班急诊医生表示,脱岗属于严重的医疗事故,会遭到开除的处罚。他要求董先生自行将伤者送入医院,但由于缺乏急救知识,董先生担心造成二次伤害而没有移动伤者。
从医院的角度来看,他们坚称当日急诊科只有一名医生值班。在疫情期间,“一人一岗”的制度使得人员调配变得困难,保安和护士也无法离岗协助。北湖医院的总值班医生范某承认涉事急诊医生“责任心不强”,但他也强调制度的优先性,认为医生需要确保院内其他患者的安全。
三、争议焦点
这起事件引发了关于职业责任和法律制度平衡的热烈讨论。一些公众认为,医院在急救场景下应优先履行救死扶伤的职责,“见死不救”不可接受。也有人指出,医生擅自离岗可能导致院内其他患者的救治延误,制度的约束具有现实必要性。
律师们则表示,如果医生因紧急避险离岗救人,理论上可以免除处分,但这需要具体情境来判断责任的边界。也有声音呼吁完善应急预案,以确保类似僵局不再发生。
四、后续影响
事件被曝光后,涉事医院的电话一直处于繁忙状态,公众对其管理能力提出了质疑。舆论普遍认为,医患双方需要增进理解,医疗机构需要在严格的制度中寻找到人性化的平衡点,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这起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急救制度、医疗资源配置以及医患关系等问题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