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
白鹭,一首无言的精巧诗篇
在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我们迎来了郭沫若笔下的白鹭。这位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以其独特的散文诗风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白鹭的美丽画卷。
一、主题深入
白鹭,一种常见的鸟类,却蕴含着不同寻常的美。它的外形美,色素的恰到好处,身段的精巧细致,都让人赞叹不已。而它的动态美,更是让人陶醉。觅食、栖息、飞行,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优雅动人。郭沫若通过对白鹭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其的喜爱,同时传递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美存在于寻常事物中。
二、结构
文章开头便称白鹭为“一首精巧的诗”,接着从外形特点、动态描写两个方面进行分述。第2至5段详细描述了白鹭的外貌特征,如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等。第6至8段则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白鹭的田间觅食、枝头独立、黄昏低飞的情景。文章总结称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使文章结构完整,意境深远。
三、语言魅力
文章的语言生动丰富,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比手法突出了白鹭“大小适宜”的独特美;排比句式强化了白鹭的外形特点;拟人手法赋予白鹭灵性,使其形象更加鲜活。
四、教学要点
的中心思想是赞美白鹭平凡而高洁的美,启示人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除了中心思想,教学要点还包括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表现事物特点的能力培养。还可以拓展作者的其他作品以及相关诗句,如《天上的街市》《炉中煤》等,以丰富教学内容。
五、课后练习
课后,可以重点分析白鹭“精巧如诗”的具体表现,包括外形和动态两个方面。还可以进行仿写练习,用“那……那……”句式描写一种动物,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诗,通过对白鹭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美的独特感悟。语言生动、文体丰富,适合进行教学和赏析。让我们一同领略白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