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布拉万
台风“布拉万”,源自老挝南部的布拉万高原,是西北太平洋地区屡见的台风名称。这一名字自2000年以来,已被多次用于命名热带气旋,其中影响重大的有几个主要例子。
让我们回顾一下2023年的超强台风布拉万。它在2023年10月7日在西北太平洋远洋低纬地区生成,向东北方向移动,并以惊人的速度增强为超强台风,巅峰风速达到了惊人的68米/秒(17级以上),当年与台风玛娃并列成为全球最强热带气旋之一。虽然它并未直接影响中国陆地,但在转化为温带气旋后,对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西海岸产生了影响,并在北太平洋引发了极端天气。这场台风在厄尔尼诺背景下生成,维持超强台风强度超过24小时,其快速移动和庞大环流导致北太平洋出现了罕见的急流。
再来看看2012年的超强台风布拉万。该台风于8月20日命名后向西北移动,登陆朝鲜并减弱为温带气旋,对中国东北及俄罗斯产生了影响。这场台风造成了韩国、朝鲜至少108人死亡失踪,中国东北农作物大规模损毁,经济损失达到了惊人的36亿美元。它的环流庞大,强度达到了55米/秒,与后续的台风“天秤”“三巴”叠加,进一步加重了灾情。
除了上述两个例子,布拉万这个名字还被用于命名其他年份的热带气旋。例如,2018年1月生成的热带风暴布拉万是1949年以来第三早的热带风暴,造成了菲律宾3人死亡。再如,2000年7月生成的强热带风暴布拉万影响了台湾地区,造成1人死亡和约900万台币的经济损失。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布拉万”作为一个命名规律明显的台风名称,自2000年以来至少被使用了五次,多生成于夏秋季节。多数布拉万台风具有转向路径和远洋高强度的特点,对东亚沿海及太平洋北部地区构成显著威胁。这些灾害共性使得人们在面对这些台风时更加警惕和应对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