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禁止福岛黑鲉鱼上市(吃福岛海域的海鲜会不
福岛核电站(Fukushima Nuclear Poer Plant)是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之一,由福岛一站、福岛二站组成,共10台机组(一站6台,二站4台),均为沸水堆。
福岛核电站位于北纬37度25分14秒,东经141度2分,地处日本福岛工业区。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2011年3月12日宣布,日本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发生泄露。2011年4月11日16点16分福岛发生7.1级地震,日本发布海啸预警和核泄露警报。
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损毁极为严重,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宣布第一核电站的1至6号机组将全部永久废弃。联合国核监督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干事长天野之弥表示日本福岛核电厂的情势发展“非常严重”。法国法核安全局先前已将日本福岛核泄漏列为六级。2011年4月12日,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核事故定为最高级7级。
2013年10月9日,福岛第一核电站工作人员因误操作导致约7吨污水泄漏。设备附近的6名工作人员遭到污水喷淋,受到辐射污染。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013年11月20日宣布,将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五和第六座核反应堆实施封堆作业。福岛第一核电站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众所知,2011年3 月1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后,有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到了环境中,其中有超过万吨的放射性物质进入了太平洋,这起事故被认为是至今为止最为严重的海洋放射性污染事故。据资料,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海水中的铯-137水平曾一度达到正常水平的 527 倍,而碘-131的含量则超过正常水平 4000 倍。
如此多的放射性物质排到海里,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危害,各种海产品也很容易被污染。比如说鱼类,它可以通过鳃的呼吸作用从水中吸收、通过吃浮游生物等食物摄入、通过体壁的交换作用摄入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会通过食物链的迁徙在海洋中“循环起来”,而不同的海洋生物放射性物质的“含量”也是不一样的。,作为食物链的顶端的吃货——人,如果是吃了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海产品,也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而具体危害,和被污染的核元素种类、摄入量都有关。
根据监测结果,日本农林水产厅会调整捕捞政策,其思路就是,监测到没有核素或核素含量大大低于基准值的,就允许“试验性捕捞”;超过基准值的,则限制上市;县内沿岸渔业限制及底拖网捕捞。截止到2 0 1 5 年4 月3 0 日,分别有3 9 种鱼类、8 种甲壳类、7 种鱿鱼与章鱼、8 种贝类以及2 种其他海产品被纳入福岛县的试验性捕捞, 捕捞区域为福岛核电站20km半径以外的海域。
自2012年4月1日以后,日本在所有都道府县都已确认全部品类的贝类、鱿鱼章鱼、虾蟹类都在基准值以下,代表性的表层鱼、洄游鱼也在基准线以下,只有少数生活在海底的鱼类禁止上市。
除了官方监本的一些研究机构、民间团体也在进行监测。这也监测也都证明,在2014 年1 0 月之后,福岛县之外海域的水产品放射性核素含量均已低于基准值。
,福岛县之外海域的“海鲜”,已经可以认为“基本安全”了,而福岛县内的“海鲜”可能虽然还有一些“超标”的,但由于官方针对性的捕捞政策,可以说风险也已经很低
。